世界视讯!24节气的由来(“二十四节气”和“十二月建”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)
互联网 2023-05-13 16:18:31
(资料图)
“二十四节气”是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,是干支历中表达自然节律变化、建立“十二月建设”(月令)的具体节奏。“二十四节气”和“十二月建设”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。
二十四节气原本是根据斗转星移制定的。北斗七星由天枢、天璇、天鸡、天权、玉衡、开阳、摇光等七星组成。因北斗七星坎坷如斗而得名。
北斗七星是北半球(中国位于北半球)的重要星象,北半球相应区域的自然规律也在逐渐变化,成为古代判断太阳术语变化的基础,即所谓的“东方,春天,夏天,秋天,北方,冬天”的星象规律。
扩展阅读
本书紧紧围绕二十四节气展开,每个节气都可以分为五个模块:由来、历史趣事、民俗、养生、饮食,既呈现了二十四节气的历史,又呈现了二十四节气的现实意义。
关于24节气,24气节有两种计算方法,平气法和定气法,我们前面用钟表盘比喻过(从地球看太阳)太阳绕行一圈,24节气好比24个刻度,如果太阳这个绕行是正圆,或者说是速度均匀的,那么24个节气平均分这个圆就行,但轨道其实是椭圆,所以按照时间平分决定的24节气,和实际太阳运行的情况不一样,于是有了按照太阳的轨迹来划分节气的想法,这就是定气法,定气法更符合实际情况,但是一直到清朝才被正式采用,因为不太方便,大家还是倾向于用简单的东西。